管理錦囊/三招降低會議成本

  •  
  •  

2018-08-20 00:05經濟日報 吳明憲

  最近因為嚴格執行開會時不准接聽與滑手機的規定,而感受到會議效率提高不少。

這讓我想起觀察過的夥伴公司,老闆不管業績的好壞,開口閉口就是要Cost Down(降低成本),但喊著Cost Down的同時又非常喜歡開會,如果那是一場會而不議,議而不決,決而不行的會議,會議室的冷氣、會議行政作業、每個與會的主管時間與機會成本,我想,那才是真的浪費成本。

  上班族都有會議的經驗,但很少有愉快的經驗,我們常會在會後抨擊會議的一切,但我們卻不願意在會議前或會議中充分溝通,也不願意發言。

  為什麼會如此呢?依我在兩岸公司主持會議的經驗,很多人是因為擔心在會議中認真的討論、商議提出自己真實的看法,若立場和別人不同,可能會得罪其他人,對未來造成不必要的困擾,因此乾脆不發言以求自保。

  於是又回到會而不議,議而不決,決而不行的惡性循環中。

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,我在公司特別設計了一套會議進行的準則。

  首先,會前先議。只要是會議中討論的案子,我要求相關單位先行討論溝通,會議中直接報告「為什麼要做,解決什麼問題,如何做,預期的效益等」。因此會議中的內容,各相關單位已有初步的共識,同時也有提案負責人員做好各項會議資料的準備。

  其次,議而討論。有初步共識的案子,在會議中討論時,與會成員都必須針對此案提出看法,然後由與會成員投票表決,為避免舉手投票過程中因透明表達立場而喪失投票的真實性,我們採取匿名投票,主席再依投票結果表達該案贊同或否決的裁示。若屬重大決策,無法立即決定,也會對接下來案件的處理流程與時間做明確的規範,盡量不留下議而不決的案子。

  若是臨時提案,雖然資料沒有蒐集的很完整,但我也要求不能只是丟出一個問題,也應依循「為什麼要做,解決什麼問題,如何做,預期的效益」的邏輯提出。

第三,決後執行。每次會議都做會議紀錄,並清楚記錄每一個已決議案的目標、由誰執行、多久完成,列為未來定期追蹤目標。同時我也要求會議記錄要在24小時內完成,同時發給與會人員,讓大家知道,所有案子都已納入記錄。

除此之外,我每次主持的會議都會訂出會議時間,而且要求一定要在時間內完成會議,這種示範,也會潛移默化的深植於其他主管心中,無形中改善大家推、拖、拉的習性,養成效率的文化。

  最後就是開會紀律的的要求,我要求遲到者要站著開會,同時會議中完全不能使用手機,因為若有非處理不可的急事,一定會有其他同事透過秘書、助理或其他人員向會議主席報告後再去處理。

  用簡單的原則去管理會議,推行一年下來,我們的會議時間一年減少200多個小時,若以量化指標去試算所節省成本,也相當可觀。當然更重要的就是,最高主管一定要以身作則,不能說一套做一套,因為總經理說一套做一套,員工馬上就知道,那麼你所要推的任何管理作為,就不會有人當真。

(作者是天津台商高階主管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yn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