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陀飛輪/守時負責任的基石 |
|
||
|
||
會議室裡疏疏落落地坐了幾位公司幹部,主持人低聲向我表示,「很抱歉,讓你久等了。同仁們平日都非常忙碌,能答應出席已經是很不容易了,遲到幾分鐘在我們這裡也算是正常的。我們就再多等5分鐘,好嗎?」望著她充滿歉意的臉龐,雖然已超過預定的時間15分鐘,但是我還能說什麼呢? 多年前,我在國外參加了一個友人推薦,讓自己突破現況、找到生命出口的成長研習會。一開始講師就要求所有的學員務必遵守時間、準時入場,同時他也獲得了大家的鄭重承諾。 只是在第二節上課時就有部分的學員(包括我)因為種種原因而未能準時進入教室,結果全部都被關在門外。 在外面枯等了20分鐘後,所有遲到的人都被叫進去,站在台上接受講師的嚴厲責備。 有一位學員最後忍無可忍地回了講師一句,之後竟然被講師又推又踢給轟出了教室,不准他再上課。 在眾人震驚之餘,講師接著闡述了守時的重要性。 他表示,守時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項目,也是大家都同意的。如果連這個基本項目都做不到,還奢談什麼改變人生這類的大題目? 後來所有的訓練就圍繞著「如何養成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」上打轉。 當然,在接下來的幾天裡,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早早就定位,深恐再遲到。不過最吊詭的是,那位被拒絕於門外的學員在課程結束時又再度出現,親切地向每位學員問好、道賀。原來,他是每一次都會被講師轟出去的「暗樁學員」。 雖然有些人認為上班、約會或開會時遲到一下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,只是個人不太禮貌的行為。不過在職場中因為上行下效、有樣學樣的關係,由遲到而衍生的負面影響,會隨著工作職位的高低而有不同效果。 基層員工個人的不守時,只會影響到自己及周遭同事的工作;若是高階主管,個人的遲到在下屬眼中就成了耍特權、別人的時間比較不值錢、組織成員可以不負責任地推拖的榜樣。 主管必須了解,以身作則對下屬是同時具有正向或負向的指導作用,種什麼因就一定會結什麼果,沒有例外。 其實,除了尊重與榜樣外,守時的確就如那位講師所說,是增加自信心並為自己言行負責的行為。 雖然在現實生活或工作的環境中,有許多狀況我們無能為力(例如他人的言行、經濟的榮枯等),但是準時或是遲到絕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。 怕遲到,可以早出發;怕塞車,可以走別的路。除非我們願意,否則那些外界影響的藉口只不過是我們逃避該負責任的手段而已。 想想看,當我們比他人早到時,我們就自動成為那個場域的主人,不但可以招呼後到的賓客,而且可以決定要不要原諒那些遲到的人。 而遲到的人,除了低聲下氣的解釋原因,請求他人的原諒外,對對方的反應是完全無法掌控。這主動與被動之間的高下,凸顯了小小的守時對個人心態上的大大影響。 在管理他人之前,要先能管理自己。不論在職場上是否身為主管,守時絕對是管理自己時間與生命的入門磚,也是能正面影響他人的踏腳石。 (作者是資深企業顧問) 【2014/06/18 經濟日報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