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錦囊/領導人 九大關鍵職能


 



【經濟日報潘俊琳】


2012.05.18 03:38 am


 


成功的管理者,需要溝通、管理和達成績效等職能。美商宏智首席顧問陳煜輝指出,對於初中階管理者的能力,企業主最重視的是能否達成績效,但管理者要做到績效,必須要有團隊配合,因此缺乏溝通和管理能力的主管,不是自己累到掛,就是團隊效能原地停滯。


陳煜輝表示,初中階主管須有管理人際關係、引導互動、成功型輔導、改進型輔導、授權委責、影響他人、問題/機會分析、判斷,以及計畫與組織等九大關鍵職能。


在這九大關鍵職能中,問題/機會分析、判斷、計畫與組織等三項,直接影響績效表現,因此是更高階的主管最在意的部分。而這三項能力,同時也是部屬「看不看得起」主管的指標。


陳煜輝指出,高階主管看待初中階主管時,績效表現是最重要的一環,長期達不到公司要求的績效,初中階主管不但很難在企業更上一層樓,也會影響個別組織中的士氣。


快速地分析問題,並做出正確判斷,不但攸關績效和能否得到高階主管的器重,也是部屬評價初中階主管的關鍵。當部屬遇到問題向主管請教時,直接點出問題的核 心並給予中肯的建議,會讓部屬萌生敬意,進而願意效命。反之,不清不處的答覆,或是錯誤的引導,則會讓部屬看輕,進而慢慢地叫不動人。


陳煜輝表示,初中階主管大多有做事的能力,但缺乏管理的經驗,為了達到公司要求的績效,凡事親力親為不但會累死自己,也讓部屬沒有進步的空間,覺得不受信賴。


授權也是一種管理能力,卻是初中階主管最不容易做到的事情,甚至可能演變成「績效懲罰」。陳煜輝說明,在組織中常會發生,能力愈好的人做的事情愈多,能力 不好的人,因為主管不敢授權給他, 反而工作輕鬆,尤其很多公司績效和薪酬不成比例,讓能力強的人覺得不如歸去,變成劣幣逐良幣的惡性循環,讓整體的績效原地踏步,無法更上一層樓。


陳煜輝認為,組織中會演變成績效懲罰,和主管的輔導能力有關,而輔導分為成功型輔導和改進型輔導。對於有一定水準的員工,希望他能更好,算是成功型輔導,這類型的輔導通常成功率較高,因為員工本身就比較優質,相對容易輔導。


而改進型輔導,則是要讓績效不彰的員工大幅改變,這在講求「 人和」的東方社會,成功率並不高。由於一般主管都不想當壞人,在改進輔導時,都不敢直指問題核心,而是用迂迴的提醒,成效當然不彰


陳煜輝說,不敢直接說出員工問題的結果,就是溝通無效,因為員工根本不知道主管要表達什麼?遑論一番說教之後能有「自知之明」。尤其是對新世代的員工更是如此。


溝通和管理都需要魄力,關鍵在於「敢不敢要求」。陳煜輝說,很多初中階主管,在跟平行的主管抱怨部屬時,都可以講得很清楚,但面對當事人卻說不清楚、不敢要求,但最後祭出的手法,卻是最嚴厲的請人走路,很多勞資糾紛的原因就在此。


對於不敢要求或是爛好人型的主管,對組織和部屬都是災難,卻也是初中階主管最常發生的情形。陳煜輝表示,對於能夠公平處事,在關鍵時刻點出問題核心的主管,就算比較嚴厲,也比爛好人型的主管,要更受部屬和高階主管歡迎。


2012/05/18 經濟日報】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yn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