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職場新鮮事/開會

 

 

【經濟日報潘俊琳】

 

 

「下禮拜一針對如何提升本季業績,召開會議,請大家務必提出自己的看法」。很多會議就是在這種「命題模糊」的情況下召開,因為焦點不明確,因此變成「會而不議、議而不決、決而不行」。

會議是要算經營成本的,「人數X時間X薪資單價」就是會議的成本,一個沒有效率的會議,不但浪費經營成本,造成無端的時間浪費,通常還是延長員工下班時間的罪魁禍首。

有效率的會議,首先要有明確的討論議題,那種「如何提升本季業績」的命題,可以預期絕對不會有什麼結論。

因為提升業績本來就是每個公司時刻關注的焦點,因此議題的訂定,應該事先有書面資料,例如本季到目前的業績是多少?那些人沒有達到標準?現行的可能做法有那些?該如何才能在現有的資源下如期達成目標。

開會之前,主持人如果沒有清楚的定義出開會重點,只是要大家提方案,那註定是一場浪費時間的無效會議。

會訂出「請大家提出想法」式的會議,通常代表主持人自己心裡也沒個底,開會只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;或是個性太鄉愿,不敢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,怕破壞開會氣氛。

要開有效率的會,主持人通常也就是部門主管,自己要先把會議內容、討論焦點,事先弄出大綱,用書面或電子郵件的方式,讓與會者提早知道,並濃縮出幾個焦點討論議題。

這樣與會的人有事先思考的方向可循,會後才能有確實可行的結論出來,否則會議終將「議而不決、決而不見得可行」。

很多會議無法準時結束,原因就出在事先沒有訂出討論焦點,只訂出大方向要大家「討論」,這一討論下來,你一句我一句,甚至淪為部門推卸責任、互相攻擊的場面,讓會議焦點被模糊,又怎會有效率和結論可言。

此外,會議也最怕「決而不行」,開完會沒有人繼續追蹤進度,這樣的會議也是無效會議,部門主管應在會議結束後,清楚做出結論,並緊盯進度,不要以為每個人都會自動自發,畢竟員工手上都有正在執行的工作,會議之後時刻關心進度,有突發狀況就立刻解決,這樣的會議才算是有效率。

2013/12/01 經濟日報】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yn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